在浙江桐鄉巨石集團,每天都有幾十噸廢氣處理后產生的石膏運往幾公里外的桐鄉順陽磷石膏有限公司。經過加工,又被送往桐鄉申河、新都、桐星等水泥企業作為水泥生產原料使用。在這樣一條產業鏈中,空氣污染被消彌于無形,工業廢棄物則變廢為寶。
在浙江,過去堆積如山的工業廢渣、尾礦,如今已然身價不菲:粉煤灰價格80元/噸,鋼渣價格接近100元/噸,還有煤矸石、脫硫石膏等等,都是市場上的搶手貨!耙坏驱堥T,身價百倍”,工業廢棄物命運的改變,很大程度取決于攀上了建材工業的利廢的“高枝”。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浙江水泥、新型墻體材料兩大行業利用的鋼渣、粉煤灰、磷石膏、煤矸石等工業廢棄物就超過五千萬噸。
不約而同 殊途同歸
浙江缺煤少電帶來的煩惱,對耗能大戶的建材來說有著“切膚之痛”。因此,浙江建材企業對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高度敏感、異常關注。
2003年,由于能源供應緊張,浙江水泥企業面對火熱的銷售市場頻遭拉電制約。為了緩解用電矛盾,他們四處奔波,尋找緩解能源需求的“靈丹妙方”。
浙江申河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衛松根帶隊南下北上,考察了重油發電、補燃鍋爐余熱發電等技術,終于在上?吹搅藝a純低溫余熱發電設備的成功應用。將窯頭、窯尾300度左右的排空廢氣回收發電,既減少污染、又能產生效益,這項技術好!衛松根董事長迅速拍板,回到杭州與國內首創這項技術的杭鍋集團簽訂了合作協議。
無獨有偶,遠在200公里開外的龍游縣青龍山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國旭輾轉打聽到上海有家水泥廠利用純低溫余熱發電獲得成功的消息,他將信將疑悄悄來到上海,在水泥廠里整整“貓”了一個星期仔細觀摩,最終他認定水泥廠利用純低溫余熱發電前途無量。他立即返回杭州,找到杭鍋集團簽訂了購貨合同。
隨后上馬的浙江申河水泥2500噸/日新型干法生產線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被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中國農業部列為“中國鄉鎮企業節能與溫室氣體減排”項目示范,年余熱發電量達2094萬度,水泥生產線1/3的電力實現自給,每年減少近兩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F在,他們兩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都完成了純低溫余熱發電建設。最近,他們還與德國慕尼黑環境工程管理公司簽訂了溫室氣體認證減排量購買協議。今后5年,德國慕尼黑環境工程管理公司每年將以每噸10美元的價格,向浙江申河水泥認購2萬至2.5萬噸二氧化碳減排量。
龍游青龍山水泥如今的純低溫余熱發電能夠解決企業1/4的用電量,每年可節約煤1萬多噸,節省電費支出2000多萬元。以純低溫余熱發電為契機,他們又在環保事業的發展上邁出了新的步伐。
莊重承諾 言而有信
紹興縣楊訊橋,這個聚集了國內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江南小鎮,經濟發達、人口密集。毫無疑問,環境保護的壓力自然很大。
當中國民營企業第一家H股上市企業——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在這里建設一條日熔量150噸級的超薄玻璃生產線時,對做好企業的環保工作向當地政府立下軍令狀。浙江玻璃對自己作出的莊重承諾言而有信,不吝投資。
玻璃窯爐煙氣溫度高、流量適中、SO2含量較高、煙塵含量較低,進行煙氣的穩定治理是個難題。窯爐煙氣治理除了要求脫硫效率高外,還要具有一定的除塵效率,不會產生二次污染;治理設施占地面積要;同時,要求工藝成熟,運行穩定可靠,避免對玻璃窯爐的窯壓產生不利影響。
浙江玻璃經過反復考察,認真比較,最終選擇中國新型建材杭州設計研究院對窯爐煙氣脫硫除塵治理項目實行設計、采購、制造、安裝施工的總承包。實踐證明,他們采用的“雙堿法”脫硫除塵一體化工藝技術可靠、運轉穩定,具有脫硫除塵效率高(脫硫效率≧90%,除塵效率≧90%)、系統運行可靠性高、投資費用低、運行費用低的特點。窯爐煙氣治理設施投入使用后,成功地將浙江玻璃排放的SO2濃度控制在200 mg/Nm3以下,大大低于國家標準規定的排放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受到當地環保部門和周邊居民的好評。
信奉科學 講求實效
紹興市兆山建材有限公司只有一條2003年10月投產的1000噸/日新型干法生產線,采用的是本地低品位石灰石,熟料燒制容易在窯內積圈、積蛋,造成通風不良,游離氧化鈣偏高,產量偏低。他們與北京的科研院所合作,大膽打破常規,提高回轉窯轉速,實行薄料快燒,將回轉窯轉速從3.6r/min提高到4.5r/min。熟料游離氧化鈣明顯改善,熟料產量從設計的日產1000噸提高到1400噸,增產40%,噸熟料標準煤耗也從原來的120kg下降到102.14kg,每年可節約原煤1萬余噸。
企業總裝機容量為12500kw,年耗電約需5400萬kwh。為降低電耗,紹興兆山建材向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要效益。企業積極采用變頻調速技術,投入150多萬元安裝了86臺套變頻器,提高了風機、空壓機、水泵的運行效率,每年可節電475萬kwh。他們為磨機10kv高壓電機配置了智能靜止式進相機、智能型節電器等裝置,年節電可達425萬kwh。
他們投入186萬元資金,對原料粉磨系統進行優化節能改造,通過增加二級高效細碎機,有效控制入磨物料的粒度,使磨機臺時產量從110噸提高到125噸;把原料磨主排風機450kw/10kv高壓電機改為400kw低壓電機并配置ABB變頻器,改造后每噸生料節電2.46kwh,年節電179萬kwh。企業還投入350多萬元,對水泥粉磨進行優化節能改造,淘汰直徑2.2×6.5m磨機3臺,增加直徑3×11.5m高細磨1臺,直接減少用電負荷150kw。改造后,磨機單耗下降5.45 kwh,年可節電115萬kwh,還優化了生產工藝,改善了生產環境。
如今,紹興兆山建材噸熟料標準煤耗約為102kg,噸水泥綜合電耗為77kwh,企業規模雖然不大,但能源消耗的各項指標在全省還是比較先進的。
采訪浙江建材企業的節能減排,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雖然不同,但他們表白的情懷是一樣的,那就是勇于承擔社會責任。他們從中體現出來的敏銳的市場意識、大膽的創新精神,是引領行業不斷發展的動力。 |